联系我们
浙江省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春潮路1号
联系人:李总 13105819316
电 话:0571-87396576 / 86816681
传 真:0571-87396570
植物生长调节剂/ Products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植物生长调节剂
矮壮素
矮壮素(又名稻麦立)是一种农药。矮壮素是一种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,又名稻麦立。可用于小麦;水稻;棉花;烟草;玉米及西红柿等作物,抑制作物细胞伸长,但不抑制细胞分裂,能使植株变矮,杆茎变粗,叶色变绿,可使作物耐旱耐涝,防止作物徒长倒伏,抗盐碱,又能防止棉花落铃,可使马铃薯块茎增大。
中文学名 | 矮壮素 |
英文名 | Chlormequat chloride |
中文别名 | 2-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; 稻麦立; 矮壮素水剂(50%); (2-氯乙基)三甲基氯化铵; 2-氯-N,N,N-三甲基乙铵氯化物; 矮壮素; 稻麦立; 氯化2-氯-N,N,N-三甲基乙胺; 三西; 西西西; 氯化氯代胆碱 |
英文别名 | 2-Chloroethyl-trimethyl ammonium; Cycocel; Chlormequat aqueous solution (50%); 2-chloro-N,N,N-trimethylethanaminium chloride; CCC; Chlormequat chloride; Chlorocholine chloride; (2-chloroethyl)trimethyl-ammoniu chloride; (2-chloroethyl)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; (beta-chloroethyl)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; 2-chloraethyl-trimethylammoniumchlorid; 2-chloro-n,n,n-trimethylethanaminium chloride; 2-chloroeth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|
CAS号 | 50-29-3 |
EINECS号 | 213-666-4 |
化学式 | C5H13Cl2N |
分子量 | 158.07 g/mol |
结构式 | ![]() |
熔点 | 239-243℃ |
沸点 | 260 °C |
纯度 | >98.0% |
等级 | GR |
MDL号 | MFCD00011869 |
SMILES | ClC(Cl)(Cl)C(C1=CC=C(Cl)C=C1)C2=CC=C(Cl)C=C2 |
性质描述 | 白色结晶。熔点245℃(部分分解)。易溶于水,在常温下饱和水溶液浓度可达80%左右。不溶于苯;二甲苯;无水乙醇,溶于丙醇。有鱼腥臭,易潮解。在中性或微酸性介质中稳定,在碱性介质中加热能分解。 |
毒性 | 按我国毒性分级标准,矮壮素属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。原粉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883mg/Kg,大鼠急性经皮LD50为4000mg/kg,大鼠1000mg/kg饲喂2年无不良影响。 |
生产方法 | 由二氯乙烷吸收三甲胺,加热反应而得。 |
矮壮素作用:
它不包含氯或溴原子, 没有ozone depletion作用。这是因此不伤环境的替换为 Halon 1301和 Halon 1211 基于的系统七。
矮壮素其生理功能是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(即根茎叶的生长),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(即花和果实的生长),使植株的间节缩短、矮壮并抗倒伏,促进叶片颜色加深,光合作用加强,提高植株的坐果率、抗旱性、抗寒性和抗盐碱的能力。
矮壮素对作物生长有控制作用,能防止倒苗败苗、控长增蘖、株健防倒、增穗增产。
使用后使植株矮化、茎秆粗壮,能防止植物徒长和倒伏,使叶色浓绿,叶片加厚,增加叶绿素含量,根系发达。矮壮素阻碍内源赤霉素的生物合成,从而延缓细胞伸长,使植株矮化。矮壮素对节间伸长的抑制作用可被外施赤霉素解除。矮壮素能提高根系的吸水能力,明显地影响植物体内脯氨酸(对细胞膜起稳定作用)的积累,有利于提高植物抗逆性,如抗旱、抗寒、抗盐碱及抗病等能力。矮壮素处理后叶片气孔数减少,降低蒸腾速率,可增加抗旱能力。矮壮素在土壤中很易被酶的作用所降解,且不易被土壤固定,因此不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或可被微生物分解。
矮壮素性质:
白色结晶。熔点245℃(部分分解)。易溶于水,在常温下饱和水溶液浓度可达80%左右。不溶于苯;二甲苯;无水乙醇,溶于丙醇。有鱼腥臭,易潮解。在中性或微酸性介质中稳定,在碱性介质中加热能分解。
按我国毒性分级标准,矮壮素属低毒植物生长调节剂。原粉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883mg/Kg,大鼠急性经皮LD50为4000mg/kg,大鼠1000mg/kg饲喂2年无不良影响。
由二氯乙烷吸收三甲胺,加热反应而得。
矮壮素用途:
矮壮素其生理功能是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(即根茎叶的生长),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(即花和果实的生长),使植株的间节缩短、矮壮并抗倒伏,促进叶片颜色加深,光合作用加强,提高植株的、抗旱性、抗寒性和抗盐碱的能力。
矮壮素对作物生长有控制作用,能防止倒苗败苗、控长增蘖、株健防倒、增穗增产。
矮壮素安全术语:
S36/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.
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。
矮壮素风险术语:
R21/22Harmful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.
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。
矮壮素使用方法:
这种生长调节剂的功效同赤霉素的效果正好相反,它是赤霉素的拮抗剂,其生理功能是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(即根茎叶的生长)。
具体用法:
一、在辣椒和土豆开始有徒长趋势时,在现蕾至开花期,土豆用1600-2500毫克/升的矮壮素喷洒叶面,可控制地面生长并促进增产,辣椒用20-25毫克/升的矮壮素喷洒茎叶,可控制徒长和提高坐果率。
二、用浓度为4000-5000毫克/升矮壮素药液在甘蓝(莲花白)和芹菜的生长点喷洒,可有效控制抽薹和开花。
三、番茄苗期用50毫克/升的矮壮素水剂进行土表淋洒,可使番茄株型紧凑并且提早开花。如果番茄定植移栽后发现有徒长现象时,可用500毫克/升的矮壮素稀释液按每株100-150毫升浇施,5-7天便会显示出药效,20-30天后药效消失,恢复正常。
四、黄瓜于15片叶时用62.5毫克/升的防落素水剂进行全株喷雾,可以促进坐果。
矮壮素物质毒性:
编号 | 毒性类型 | 测试方法 | 测试对象 | 使用剂量 | 毒性作用 |
1 | 急性毒性 | 口服 | 人类 | 10 mg/kg | 自主神经毒性—影响中央交感神经 |
2 | 急性毒性 | 静脉注射 | 人类 | 1 mg/kg | 自主神经毒性—-影响中央交感神经 |
3 | 急性毒性 | 口服 | 大鼠 | 600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4 | 急性毒性 | 吸入 | 大鼠 | >5200 mg/m3/4H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5 | 急性毒性 | 皮肤表面 | 大鼠 | >4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6 | 急性毒性 | 腹腔注射 | 大鼠 | 64 mg/kg | 行为毒性——惊厥或癫痫发作阈值受到影响 |
7 | 急性毒性 | 静脉注射 | 大鼠 | 12500 ug/kg | 自主神经毒性——影响中央交感神经 |
8 | 急性毒性 | 未报告 | 大鼠 | 780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9 | 急性毒性 | 口服 | 小鼠 | 54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10 | 急性毒性 | 腹腔注射 | 小鼠 | 62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11 | 急性毒性 | 静脉注射 | 小鼠 | 7 mg/kg | 自主神经毒性——影响中央交感神经 |
12 | 急性毒性 | 未报告 | 小鼠 | 560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13 | 急性毒性 | 口服 | 狗 | 50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14 | 急性毒性 | 口服 | 猫 | 7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15 | 急性毒性 | 静脉注射 | 猫 | 1200 ug/kg | 自主神经毒性—影响中央交感神经 |
16 | 急性毒性 | 口服 | 兔 | 70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17 | 急性毒性 | 皮肤表面 | 兔 | 232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18 | 急性毒性 | 静脉注射 | 兔 | 4 mg/kg | 自主神经毒性——影响中央交感神经 |
19 | 急性毒性 | 口服 | 鸡 | 920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20 | 急性毒性 | 口服 | 鹌鹑 | 555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21 | 急性毒性 | 口服 | 哺乳动物 | 670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22 | 急性毒性 | 皮肤表面 | 哺乳动物 | 440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23 | 急性毒性 | 口服 | 家养禽类 | 261 mg/kg |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|
24 | 慢性毒性 | 口服 | 大鼠 | 7920 mg/kg/72D-I | 内分泌毒性——肾上腺重量发生变化 |
25 | 慢性毒性 | 口服 | 大鼠 | 15600 mg/kg/26W-I | 行为毒性——经典条件反射发生改变 |
26 | 慢性毒性 | 口服 | 小鼠 | 1920 mg/kg/24D-C | 肝毒性——肝重量发生变化 |
27 | 慢性毒性 | 口服 | 兔 | 1092 mg/kg/39W-I | 内分泌毒性——肾上腺重量发生变化 |
28 | 眼部毒性 | 皮肤表面 | 兔 | 500 mg/24H | 作用较轻 |
29 | 突变毒性 | 大肠埃希氏菌 | 500 mmol/L/30M | ||
30 | 突变毒性 | 阴道注射 | 小鼠 | 5 pph | |
31 | 致癌性 | 口服 | 小鼠 | 7100 mg/kg/78W-I | 1.致癌性——肿瘤(根据RTECS标准) 2.肝毒性——肿瘤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