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浙江省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春潮路1号
联系人:黄经理 13805794603
电 话:0571-87396576 / 86816681
传 真:0571-87396570
杀虫剂/ Products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杀虫剂
烯啶虫胺
| 中文名 | 烯啶虫胺 |
| 英文名 | nitenpyram |
| 化学名称 | (E)-N-(6-氯-3-吡啶甲基)-N'-甲基-2-175亚乙烯基二胺 |
| CAS号 | 150824-47-8 |
性能特点:
烟酰亚胺类,是日本继吡虫啉、啶虫咪之后开发的又一种新型产品。具有卓越的内吸性、渗透作用、杀虫谱广、安全无药害。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白粉虱、蚜虫、梨木虱、叶蝉、蓟马的换代产品。
使用方法:
蚜虫4000倍喷雾,水稻飞虱3000倍喷雾
理化性质:
纯品为浅黄色结晶体,熔点83-84℃,密度1.40(26℃)。蒸气压1.1×10-9Pa(25℃)。溶解度(g/L、20℃):水(pH=7)840、氯仿700、丙酮290、二甲苯4.5。
毒性:
大鼠急性经口LD50:雄1680mg/Kg,雌1575 mg/Kg;小鼠急性经口LD50:雄867mg/Kg,雌1281 mg/Kg;大鼠急性经皮LD50:雄、雌>2000mg/Kg;大鼠吸入LC50(4小时):5.8g/L;本品对兔眼有轻微刺激,对兔皮肤无刺激。无致畸、致突变、致癌作用。
NOEL数据:大鼠(2年)雄129、雌53.7 mg/Kg b.w.天。狗(1年)60 mg/Kg b.w.天。
鹌鹑LD50:>2250mg/Kg,野鸭1124mg/Kg.鹌鹑和野鸭LC50:5620ppm。鲤鱼LC50(96小时):>1000mg/L
作用机理:
与其它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,烯啶虫胺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.对害虫的突触受体具有神经阻断作用,在自发放电后扩大隔膜位差,并最后使突触隔膜刺激下降,结果导致神经的轴突触隔膜电位通道刺激消失,致使害虫麻痹死亡
注意事项:
1、安全间隔期为7-14天,每个作物周期最多使用次数为4次。
2、本品对蜜蜂、鱼类、水生物、家蚕有毒,用药时远离。
3、本品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。
4、为延缓抗性,要与其它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使用。


首页